繁荣与阴霾——3606名虚拟主播的真实生活
【导语】
2022年5月6日,海外虚拟主播Vox Akuma在b站进行了首次直播,播出时长1.7小时,营收达111万元人民币,付费人数近4万人,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当日热门。在去年的8月12日,出道半年多的虚拟主播“嘉然今天吃什么”(以下简称嘉然)在B站的50万粉丝纪念回直播登顶当晚B站热搜榜第一,在2小时内创收83万余元。虚拟主播群体的爆火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个群体,然而繁华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当二次元人物来到现实中
14年前,虚拟歌姬初音未来诞生。这个以volcaloid系统为基础的音源库一经上线就广受关注并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以此为基础的创作层出不穷。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们渐渐发现,尽管先进的技术已经让人物被程序预设的动作和用音频拼凑的歌声足够生动,但相较于真实的灵魂终究略显死板。于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在一些设计者们的头脑中酝酿起来。
2016年11月29日,史上第一位虚拟主播,日本的绊爱(キズナアイ)横空出世,开启了一种由真人出演二次元形象的全新直播/视频形式。VTuber,全称Virtual YouTuber(虚拟油管主),传入中国后被称为Virtual Uploader(虚拟up主/虚拟主播),定义为真人以原创的虚拟人格设定、形象(多是MMD或Unity制作的3D模型或Live2D制作的2D模型)在视频网站、社交平台上进行活动。绊爱的首秀大获成功,日本本土率先跟随,用同样方法又塑造出了几个形象,其中有四位最早突破10W订阅,在圈内被称为“四天王”。
这股风潮很快从日本流传到中国,进而是整个亚洲,最后遍布全世界。现在除了发源地日本,中国,韩国,印尼,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虚拟主播,不同的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了高度的本土化。
二、如何成为一名虚拟主播
1:选定中之人。
中之人:指在形象背后配音以及表演的真人演员。
虚拟主播需要真人扮演,而中之人的选择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直接决定着这个形象的成功与失败。
2.设计人设。
人设:指虚拟主播形象的外在(穿着/长相)与内在(性格/爱好)方面的公开信息。
虚拟主播的人设并不要求贴合普通人类(比如吸血鬼,羊或狼等等),这就导致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放大该特点的表现而不会出现违和感,从而达到吸引特定受众群体的目的,这是虚拟主播的独有的特殊性。
3.制作皮套。
皮套:是从特摄片衍生的称呼方式,指受虚拟主播操作的,最终示人的形象。
因为观众看到的终究是皮套,所以做虚拟主播对长相,气质甚至声音条件都没有很高的要求,只要能符合皮套的状态,不管是优雅高贵,还是幽默滑稽,又或者是温柔可爱,都能在观众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4.将皮套编入动捕设备,由主播操控开播。
不同主播使用的动捕设备和软件也不同,但所呈现的效果基本都是一个能够灵活反映中之人动作表情的模型。
三、B站——中国虚拟主播的成长温床
B站建站初期为二次元视频平台,经过不断发展兼容并包,现已成为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在新生代群体中相比其他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这也是“虚拟主播”文化传入中国后在B站生根发芽,并且直到今天都几乎全部在B站发展的原因所在。
B站的第一位虚拟主播为虚拟次元计划(现更名为小希小桃Channel),于2017年8月12日发布第一个视频。自此,虚拟主播在中国落地开花。
截止至2021年11月2日,B站共有虚拟主播3606名。在这3606名虚拟主播中,已有39名虚拟主播的粉丝数量达到了50万以上。
从行业整体来看,B站虚拟主播行业营收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2020年1月-2021年9月,虚拟主播行业的整体营收呈现出直线增长的趋势,平均月增长率为10%;此外,近两年来,B站虚拟主播行业的观众付费人数、互动人数、弹幕总数也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逐级上升趋势。
虚拟主播丰厚的收入,让很多人产生了投身其中的想法。在B站,以“出道”和“vup”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超过1000个视频;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B站至少新增170名虚拟主播,这对于总人数只有3千多的B站虚拟主播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投入量。
但是,虚拟主播行业真的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亮丽吗?
四、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每个人最初都怀揣着热情与梦想
尤娜_official(以下简称“尤娜”)是B站的一个虚拟主播。2021年4月,尤娜怀揣着对虚拟主播行业的热情与梦想,正式出道,开始了她在B站的虚拟主播生涯。半年来,尤娜坚持每天直播六小时,希望能为直播间的观众传递欢乐。除了吃饭和睡觉,直播、构想下一场直播的内容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她曾在视频中说道,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
然而,残酷的现实将尤娜所有的美好幻想全部击碎。每天六小时的直播,观众互动的弹幕栏却常常是处于空白的状态,六小时的直播互动成为了尤娜的独角戏,也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与煎熬。直播间没有观众,尤娜收到的礼物寥寥无几,收入微乎其微,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她对虚拟主播行业也从最开始的兴奋转变为平静,甚至是落寞。
然而,在B站的3606名虚拟主播中,收入低在绝大多数的主播中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B站虚拟主播的月营收排行榜中,排名在前120的虚拟主播营收就占据了整个行业总营收的一半以上,而其余主播的平均月营收仅为月营收前120的虚拟主播的1%到5%。
即便直播间观众很少,尤娜也没有放弃,她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终究有会被更多观众看到的那一天。然而,半年的时间,每天超过6个小时的付出与努力,尤娜仅仅涨了几百个粉丝。粉丝数量即代表着流量与曝光度,这也直接关系到主播的营收。然而,B站大约2/3的虚拟主播粉丝数量在1万以下,头部主播即粉丝数量在50万以上的虚拟主播仅占比约1%。
粉丝数量少,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收入不可观。在与主播营收直接挂钩的其中一个因素“舰团”上,粉丝数量在50万以上的虚拟主播的舰长数量达到了粉丝量在1万以下的虚拟主播的86倍!(舰长:类似于一种某位主播的付费VIP,购买后可以成为某位主播的会员;舰团:某位主播的所有舰长)
即便部分粉丝数量少的虚拟主播收入可观,甚至营收排名进入了前120,但其收入与那些粉丝体量大的主播相比,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营收排名前120的榜单中,粉丝量在1万以下的虚拟主播的月平均营收连粉丝数量在50万以上的虚拟主播的一半都未达到,而且前者的月平均直播时长大约为后者的2.5倍!
除此之外,对于2358名粉丝数量在1万以下的虚拟主播来说,每月营收能排在前120的平均人数仅有3,占比约为0.1%;而对于39名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虚拟主播来说,每月营收能排在前120的平均人数有18,占比达到了46.2%!
长期的入不敷出,给尤娜带来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这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毕业的念头。(毕业:指中之人不再继续扮演当前的虚拟形象,甚至退出该圈子。)
实际上,不仅仅尤娜有毕业的想法,很多虚拟主播都曾发布视频讲述自己想毕业的想法,有的虚拟主播也真的坚持不下去,最后发布视频宣布毕业。在B站,关于“虚拟主播毕业”的视频数量有136个,超过100个虚拟主播在视频中宣布自己毕业。100个看起来不多,但对于总数只有3千多的B站虚拟主播行业来说,将近1/36的毕业量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2021年10月15日,尤娜终于扛不住压力,在B站发布视频诉说自己这半年的艰辛直播路。尤娜是大多数虚拟主播的缩影,她让观众看到了虚拟主播的真实情况以及这个行业存在的、但是又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视频中,尤娜说道:”每个人最初都怀揣着热情与梦想。”然而,幸运女神不会眷顾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能真正实现梦想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现实总会折断大多数追梦人的翅膀。
孤军奋战的个人势
B站的虚拟主播主要分为两类:个人势和企业势(个人势:指一个虚拟主播独立直播,自负盈亏;企业势:指虚拟主播成为一个虚拟主播团体的一员。)对于个人势的虚拟主播而言,所有的相关运营活动都要由虚拟主播个人亲自打理;而企业势虚拟主播主要由社团或者公司企业进行运营管理。在B站的3606名虚拟主播中,有2020名虚拟主播是个人势,1586名虚拟主播是企业势。
相较于个人势虚拟主播,有了社团和企业公司协助运营的企业势虚拟主播曝光度和知名度也就更高,而粉丝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没有能力加入社团的虚拟主播们受到的关注度会被挤占,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虚拟主播圈有一个称呼叫“DD”,意思是“无论哪个虚拟主播都喜欢”,多用于调侃同时关注多名虚拟主播的人。相较于个人势虚拟主播,企业势虚拟主播可以与同属一家公司或社团的虚拟主播联动,进而促进“DD”现象的产生,扩大所有联动的虚拟主播的传播效果。这一现象可以从二者的平均粉丝数量直观地体现出来。截止至2021年11月2日,B站企业势虚拟主播的平均粉丝数量约为41854,而个人势虚拟主播的平均粉丝数量约为24276。
此外,虚拟主播作为内容创作者,投稿作品是其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势虚拟主播得益于社团或者公司企业的协助,不用自己全身心投入作品的制作,而个人势虚拟主播的作品则需要由自己独立完成制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二者在投稿数量上的差异。在B站的虚拟主播中,企业势虚拟主播平均投稿视频为62个,而个人势虚拟主播平均投稿视频为56个。
更多的粉丝量和更多的投稿作品,意味着更高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也意味着更高的营收。在平均舰长数量上,个人势虚拟主播的平均舰长数量约为15个,而企业势虚拟主播的平均舰长数量约为31个,是个人势虚拟主播的2倍之多!
该差异在营收前120的榜单中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在榜单中,个人势虚拟主播的平均营收比企业势虚拟主播的平均营收少了将近1.7万元!
此外,社团和公司企业的协助,也意味着虚拟主播个人工作时长的减少,在营收前120的榜单中,企业势虚拟主播的月平均直播时长仅为个人势虚拟主播的2/3。
如果说收入问题影响的是主播个体,那么至今都没有明确要求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监管则是绑定于整个虚拟主播行业的定时炸弹。
“ 我被人肉威胁了 ”
网络时代最大的安全隐患莫过于个人隐私泄露,对于虚拟主播来说更是如此。
虚拟主播自成一个分类,也像其他分类(如游戏,音乐,科普)一样有着不言自明,约定俗成的行业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除非中之人表示同意,否则不可混淆虚拟主播角色与中之人,即两者为演员与所扮演的角色的关系。
但是,由于行业起步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较快,所以虚拟主播圈子的粉丝之中鱼龙混杂。其中一些人并不知道这个规矩,另一些人则倒行逆施,恶意查找甚至人肉中之人的信息,导致一些没有团体庇护的小体量虚拟主播苦不堪言。
一位名叫“肉柿子official”的虚拟主播就遭遇了非常严重的网络威胁。事情的起因是,她在直播游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匹配在对手方的玩家Genjiflippy(以下简称G)来她的直播间,她表达了自己不希望被窥屏的态度,反被对方多次嘲讽。于是她禁言了G,但那人不依不饶,加入了粉丝群继续发送骚扰信息。之后陆续有很多人也加入了粉丝群集体刷屏,辱骂。后经查实这些人都是G集合而来,他们都属于一个黑客群。
当主播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为时已晚,G及其他黑号已经开始试探主播的真实姓名,并且开始进行人身威胁。事态愈演愈烈,主播遭遇了了电话轰炸,匿名提问箱威胁辱骂,被爆料各种不实信息等等严重侵犯人身安全的行为,最终结果是大量水军在主播直播间发布政治敏感言论并举报,导致直播间被封禁一个月,主播也因为心理原因和安全问题不得不选择毕业。
网络暴力&饭圈化
那么,大体量的主播又是怎样的呢?自从如乐华娱乐这样的偶像公司介入,虚拟主播的商业性日渐加重。开篇提到的嘉然收益高不假,但关于其粉丝的魔幻发展才是她出圈的真正原因。
嘉然最初因出身于被称为“饭圈公司”的乐华而被虚拟主播圈抵制,早期也有很多人对嘉然恶语相向。但针对嘉然的恶评并不是直接性的,例如“我讨厌这个虚拟主播”这一类的话。
由于早期关注嘉然的粉丝与“抽象文化”、“梗文化”等圈子具有高度重合性,因而嘉然粉丝的评论常常被以上述圈子中所惯用的方式表达出来,圈外人则不明所以。
基于视频推送算法的机制,看到嘉然相关内容的观众肯定不止嘉然的粉丝群体,还有更多的圈外人。但由于嘉然相关视频评论区的小众化和魔幻化,大多数圈外人都难以理解,也自然就很难提起兴趣。但由于嘉然是有公司支持的,其公司会为其买流量进行推送,因而即便是对嘉然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也会经常看到相关视频。久而久之,难以理解嘉然评论区各种抽象文化、梗文化的观众便会感到厌烦,认为嘉然在“请水军”(摘自某网友评论:能不能别给我主页推这个了,这些个粉丝天天和犯病一样,点了不感兴趣还推,这种视频也能一千万播放就离谱,现在请水军都这么光明正大了?)粉丝的魔化让许多人产生了厌恶,并慢慢上升到对嘉然本人无端厌恶,进而组成了无端对嘉然本人进行网络暴力的队伍。
但嘉然作为主播本身并没有什么黑历史,而且抗压能力强,直播内容优质,直播一段时间后,关注她的人也有一部分变成了真正的粉丝。
然而,他们的本性不变,于是,奇特的粉丝文化不断吸纳着臭味相投的人,讲着圈子的梗与黑话,粉丝群体逐渐成了一个亚文化熔炉,但同时不了解的普通人很难融入其中。粉丝结合各种亚文化在视频下进行着阴阳怪气评论,搞怪取乐。从嘉然21年“生日回”视频底下相关评论的词云图我们便不难看出这种现象的存在,该视频的内容是嘉然对自己这三年来的回顾以及未来的展望,但评论种却多次出现了诸如“嘿嘿嘿”、“主人”、“爸爸”、“发病”、“口水”、“阴阳怪气”等与视频内容不相关且异常奇怪的词汇。
由于粉丝性质参差不齐,粉丝对虚拟偶像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担心偶像高运营成本与低人气而毕业的担忧、找到宝物想要安利的心情、看热闹不嫌事大想要评论区更加混乱的心理……各种各样的心理却让这群性质截然不同的粉丝做起了同一件事情:为他们关注的虚拟主播引流,但其引流方式也让人难以理解。
2021年,在B站的评论区,一篇名为“想做嘉然小姐的狗”的文章多次出现,该文章内容大致是讲作者有多喜欢嘉然这位虚拟主播,而其评论相关视频对应的视频分区并不是只有虚拟主播分区,B站每一个分区的视频评论区都能看到这篇文章,各种性质的粉丝打着嘉然粉丝“嘉心糖”的名号,在评论区大肆宣泄着对嘉然的“喜欢”,这对于不了解嘉然或者不想了解嘉然的B站用户而言,完全就是一种精神污染。于是,有人在评论区对斥责这种行为,却引来了“嘉心糖”的谩骂和嘲讽。
不止嘉然的粉丝,其他虚拟主播的粉丝也存在着类似的心理和行为,这才形成了虚拟主播大规模的饭圈化乱象。但无论怎样,以这样的方式被圈外人所了解,对虚拟主播个人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虚拟主播来说,他们的样貌和设定是虚拟而多彩缤纷的,但即便是他们也逃不掉现实中种种残酷的问题。
作者:房坚班、黄文楷、王瑞枞
指导老师:吴小坤
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