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努力打造“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优”政务服务更优区 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营商环境事关振兴发展全局,既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又是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率先突破必须下好的先手棋。
朝阳区委、区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聚焦市场主体“忧急盼怨”问题,以问题导向、目标引领、数字赋能,持续发力、综合施策、务求实效,全力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在对标高位、争先进位中打造充满时代魅力的现代化首善之区,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率先突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朝阳区创新设置全省唯一流动办税服务车,为辖区重点企业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征收、发票发售等服务;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辖区企业把脉会诊,帮助其排查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变事后处罚为事前指导;探索审批由“面对面”向“不见面”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更高……
尤其是《2022年朝阳区营商环境建设攻坚方案》下发以来,朝阳区上下围绕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提升、市场准入退出便利度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市政公用设施接入能力提升、招投标全程电子化、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纳税服务流程优化、招商惠企助企纾困能力提升、行政执法检查能力提升、司法保护水平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等12项攻坚任务,制定45项具体攻坚内容。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活,打造“服务更好、效率更高、环境更优”的政务服务更优区,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化网络平台对各办事服务大厅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
高位统筹
奋力实现
“全市作示范、全省走前列”目标
25日上午,在朝阳区政府指挥中心内,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正在切换各办事服务大厅和重点街路实况,工作人员在线对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这个集政务服务、社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用数字化赋能全区营商环境建设。
朝阳区按照“五化”工作法抓落实,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为副组长,全区各职能部门和街镇、开发区负责人为成员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区纪委监委、组织、人社、政数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1433”工作思路为主线,真抓实干,打通政策落实 “最后一公里”。
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坚定一个工作目标。朝阳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市情区情,充分考量发展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破除思想束缚、振奋精神状态、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全力优化政务、法治、政策、市场、社会、要素保障六大环境,努力将朝阳区打造成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最优区。
——完善四个服务路径。坚持把创新服务路径、提升服务效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落脚点,着力构建服务高效便捷、对接积极主动、助企帮扶精准、包保调度到位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格局。
——夯实三项保障举措。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朝阳区注重从维护司法公平、强化监督评议、倾听企业诉求等三方面夯实保障举措,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实现三个新突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朝阳区营商环境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在政务服务上,全面落实深化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夯实政务中心基础设施,创新工作模式,将24个审批单位861个事项全部纳入吉林省政务服务全流程一体化平台,真正实现了受审分离,保障了审批事项在阳光下运行。在氛围营造上,朝阳区始终致力于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参与度,将印有投诉建议二维码的海报、宣传单张贴在商场、商业街、各街镇及社区,分发给各企业,切实拓宽政策宣传和投诉建议渠道。在政策惠企上,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惠企助企政策,依托全市惠民惠企政策平台,梳理全区各项政策,保障政策落到实处,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此外,及时对接,做好政策直通车服务。
“我们累计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千余个,企业满意率达100%。”朝阳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马晓志表示,通过进一步加快打造“体制顺、机制活、政策好、审批少、手续简、成本低、服务优、办事畅、效率高”的营商环境,朝阳区奋力实现“全市作示范、全省走前列”的目标,助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张贴着印有投诉建议二维码和监督电话的宣传海报
激发动能
奋力实现
在朝阳办事“无障碍”
25日,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位年近七旬的办事群众。老人一进门,志愿者就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老人想设立一家公司,但对目前新成立公司的相关流程不是很了解。
志愿者将其引导至爱心帮扶窗口,工作人员在确定其具备办理条件后,进行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工作人员还为其选择了证照邮寄服务。“不仅全程帮我办理,而且提供免费刻章服务,还能免费邮寄。这些服务,真的是做到了我的心坎里!”老人感慨道。
市民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办理相关业务
依托全流程审批系统,全区范围内开展“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便企利民举措。服务大厅里咨询导服区、综合受理区、自助服务区等一应俱全。遇到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或者操作设备遇到困难的群众,爱心帮扶窗口会有专人帮助解决。优先服务、帮办代办,不仅减少了特殊群体的排队等候时间,也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自助服务区,“24小时”设备即将投入使用。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服务设备,朝阳区将服务从“8小时”转变为全天“不打烊”。自助服务终端、营业执照自助申领终端、社保自助查询终端、住房公积金自助查询终端等,不仅方便材料有问题的当事人改正材料并打印,还将进一步推进实现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建设目标。
“围绕设施、服务、功能‘三个标准化’,我们进一步优化政务大厅建设,深入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我们政务服务中心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新格局。”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主任刘莉介绍。
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还全面推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举措,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将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向网上大厅、App终端转移,逐步实现“进厅上线、受审分离、一网通办”。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全流程解答和协助办理相关事项,真正将“办事不求人”落到实处。率先在全省设立叫号及材料梳理窗口,将服务关口前移,帮助企业及办事群众确认申报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准确,确保申报材料一次性通过。坚持便民利民,优化窗口服务,打造群众放心、省心、暖心、贴心的政务服务环境。
“如今,办事企业和群众平均往返次数已由4~5次减少到一次或一次不跑。办事平均等候时间也由10~15分钟缩短到2~3分钟,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5个工作日,切实提高了服务效率,满足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刘莉说。
在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多措并举
奋力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
26日10时许,吉林省同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肖斌来到朝阳区政务服务大厅为企业办理医疗器械相关许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指导我每一笔业务该怎么办、注意些什么,跟我说清楚,既省心又省力。市场监督等部门工作人员,还会提供上门服务,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肖斌表示。
延伸服务触角,实行上门服务。为满足企业和群众的现实需求,朝阳区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设置多种上门服务事项,多种服务方式并行。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安全生产问题,坚持关口前移、靠前服务。专门设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结合“现场帮办、全程代办、部门快办、联合督办”新模式,使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更加便利快捷。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上门代办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税务登记、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及年检等业务,真正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变成“一次也不跑”。
建立区级、行业、属地三位一体包保责任制,推进项目建设迅速落位。通过“包保+专班”同步发力及与企业对口联系机制,盯紧企业诉求,共商解决问题办法。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一企一策,明确解决办法和时限,重点做好政策衔接落实,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梳理惠企惠民政策,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朝阳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区共推送23项惠企政策,涵盖减税降费、金融信贷、市场主体培育等各领域具体帮扶措施538项;对230余户企业开展企业融资需求摸排调查,通过开展融资对接服务活动,授信金额达2.29亿元;通过“科创贷”等信贷产品,成功促成贷款18笔、贷款金额950万元。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云”平台,组织10场网络招聘会,为100家企业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78个,可供1527人就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24人。助力“专精特新”引擎蓄势,推荐57户企业参加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目前,认定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户。
“通过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助企服务月、助企‘110平台’、诚信服务商圈,建立‘零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马晓志表示。
下一步,朝阳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市总体要求和部署,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让市场主体真切感受办事服务的“速度”,市场化水平的“高度”,有为政府的“力度”,惠企政策的“温度”,进一步推动朝阳区经济社会快速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贡献朝阳力量。